赠同住归寂颂(一作《归寂吟赠同住》)

同住道人七十余,共辞城郭乐山居。 身如寒木心芽绝,不话唐言休梵书。 心期尽处身虽丧,如来弟子沙门样。 深信共崇钵塔成,巍巍置在青山嶂。 观夫参道不虚然,脱去形骸惎高上。 从来不说今朝事,暗里埋头隐玄畅。 不留踪迹异人间,深妙神光饱明亮。

译文:

和我一同居住修行的道士有七十多人,大家一同辞别了繁华城郭,来到这清幽的山林中居住,享受这份宁静。 我们的身体如同寒冬中的枯木一般,没有了尘世的欲望和杂念,内心的“心芽”也已断绝。既不说世俗的言语,也不诵读那些梵文经典。 当心中的期愿都已达成,即便身体消亡,我们也是如佛所教的如来弟子,有着沙门应有的模样。 大家都深信并共同尊崇着建造起的钵塔,那钵塔巍峨地矗立在青山之间。 看看那些参究道法的人,他们的修行并非毫无意义。他们能超脱形骸的束缚,追求高远的境界。 他们从不说起当下世俗的事情,只是默默地埋头修行,体悟着玄奥通畅的佛理。 他们不留下任何尘世的踪迹,和普通人截然不同,身上散发着深邃奇妙、饱满明亮的神圣光芒。
关于作者
唐代智闲

智闲,青州人。嗣沩山。住邓州香严山,世称香严和尚。梁时卒。诗三十一首。(《全唐诗》无智闲诗,传据《祖堂集》卷十九、《宋高僧传》卷十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