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智闲 寄法堂颂 寄法堂颂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智闲 东间里入寂,西间里语话。 中间里睡眠,通间里行道。 向前即捡校,向后即隐形。 译文: 这首诗其实充满了禅意,以下是较为直白的现代汉语翻译: 在东边的房间里进入寂静的禅定状态,在西边的房间里与人谈经论道。 在中间的房间里安然入睡,在整个屋子中修行悟道。 往前一步仿佛能审视世间万物,往后一步又好似能隐匿身形不被察觉。 这里面每一句可能都蕴含着丰富的禅理,像不同房间的不同行为可能暗示着不同的修行状态,“向前捡校”“向后隐形”或许表达了在修行中对待外境和自我的不同态度与方式。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智闲 智闲,青州人。嗣沩山。住邓州香严山,世称香严和尚。梁时卒。诗三十一首。(《全唐诗》无智闲诗,传据《祖堂集》卷十九、《宋高僧传》卷十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