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遇雨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 尺波应为假,虞海载沿洄。

译文:

解救旱灾是皇上日夜忧心之事,能及时降雨的重任就落在了宰相身上。 云朵簇拥着日月星辰缓缓升起,大雨如幕,从宫城的各个大门吹拂而来。 中书省(纶阁)里,雨丝如飞线般穿过,御沟(龙渠)里的雨水湍急流淌,激起的水流回旋激荡。 雨水使得池塘里的水草颜色变得更加鲜亮,香气仿佛萦绕在香炉前的酒杯旁。 湘江上的燕子都舒展着翅膀在雨中飞翔,沙滩上的鱼儿也不会因为干旱而困得曝腮。 这小小的水波或许只是暂时的甘霖之兆,而那辽阔的大海将会承载着船只沿着水流畅快地来回航行。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诗尾的“(同前)”可能是一些版本整理时的标记之类,从原诗内容上看并没有特别指向,难以确切翻译。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对朝廷能解决旱灾问题的期许和对降雨带来生机的描绘。
关于作者
唐代钱珝

钱珝,字瑞文,吏部尚书徽之子,善文词。宰相王溥荐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后贬抚州司马。有《舟中录》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