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窠和尚赞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译文:

这位和尚身形瘦弱,却长久地坚持修行。他身披一件粗布麻衣,这简朴的穿着正彰显着他对道法、佛道的钟情与追求。 他曾经在碧绿的大树旁搭建了一座草庵居住修行。他的声名远扬,哪怕在遥远的天涯海角,人们也都知晓鸟窠和尚的大名。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