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 霜降九月中

风卷晴霜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罇酒,能使百秋亡。

译文:

风呼呼地刮着,将天空中那晴朗日子里的霜云都卷走了,空旷的天际万里之间都像是被霜染过一般,一片清冷。 野外的豺狼开始举行祭兽仪式,仿佛是在向月亮宣告着季节的更替;而那超凡脱俗的菊花恰逢重阳佳节,独自绽放出美丽的身姿。 秋意萧瑟,稀疏的树木让人看了心生悲意,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天空中大雁的鸣叫声,勾起了人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谁能想到,就这么一杯酒,竟能让人忘却那悠悠岁月中积累的诸多忧愁与烦恼呢。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