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白涧

太行之下清且浅,一水盘桓纡山转。 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 波中白日隐出明,风翻不动浮云轻。 翠峦玉女下双鹤,笑倚秋练开新晴。 又疑武陵溪上原,桃花溪尽空潺湲。 幽泉间复逗嵒侧,喷珠潄玉相交喧。 群猿见之走绝壁,缘峰虚梯弗劳力。 鸣禽回面背人飞,为是从来不相识。 杖藜因贪仰面看,碍石牵萝错移屐。 路穷屈曲疑欲回,迤逦屏开一重碧。 残樽遇坐酒即倾,旋摘山菓都无名。 题诗且欲尽佳句,能歌翻咏仙难成。 天门幽深十里西,无奈落日催人归。 谁能可属天宫事,为我乞取须臾期。 上天无梯日不顾,牢落归来坛未暮。 闭门下马一衾寒,梦想魂驰在何处。

译文:

在太行山的脚下,有一条清澈又浅缓的溪流,它一路盘绕曲折,顺着山势蜿蜒流转。 这里千座山峰、万道沟壑,多得数也数不清,那些奇异的花草,我这一生都很少见到过。 波光之中,太阳时隐时现,一会儿明亮一会儿又被遮住些光芒。微风轻拂,天上的浮云悠悠飘荡,溪水却好似不受影响。 翠绿的山峦间,仿佛有玉女骑着双鹤翩翩而下,她们笑着,在雨后初晴如白练般的溪水上伫立。 这景色又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武陵溪边的桃花源,桃花溪水流到尽头,只剩下潺潺的水声。 幽静的泉水时不时地从山崖一侧涌出,水珠飞溅,好似珍珠和美玉相互碰撞,发出喧闹的声响。 一群猿猴看到这番景象,纷纷跑到绝壁之上,它们沿着山峰攀爬,就像踏着无形的梯子,毫不费力。 那些会鸣叫的鸟儿,转过脸背对着人飞走了,大概是因为它们从来没见过人类。 我拄着藜杖,因为贪恋这美景一直仰头观看,被石头绊住,被藤萝牵扯,鞋子都穿得歪歪扭扭,还不断地移动着脚步。 道路到了尽头,弯弯曲曲,我都怀疑要往回走了,可接着又出现了一片连绵的青山,如屏风般缓缓展开。 偶然遇到有人坐在那里,剩下的酒我们便一饮而尽,还随手摘下些山间的野果,那些果子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我想题诗,一心要把所有的佳句都写出来,本想高歌一曲,可吟唱之间却难以有仙人般的洒脱意境。 天门幽深的地方在西边十里远,无奈那落日渐渐西沉,催促着我回去。 谁能够托付天宫里的神仙啊,帮我向时间之神乞求多留一会儿的期限。 可是上天没有梯子,太阳也不会为我停留,我失落地归来,祭坛那里天色还未完全昏暗。 回到家中,关上门下马,只觉一床被子透着寒意,我的魂儿都不知飘到那美景的何处去了。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