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祝融峰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着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译文:

祝融峰高耸入云,仿佛有万丈之高,它拔地而起,在那轻轻的烟雾中若隐若现。 有位老山民痴迷于这山中美景,怎么都不肯回家,陶醉在这山间景色里,直接就在山脚下呼呼大睡起来。 小书童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却不敢惊扰他,心里默默盘算着,就怕把山翁给吵醒了惹他生气。 山翁睡醒后,精神一振,起身沿着山间小径下山而去。一路上,藤萝间洒下明月的清辉,松林中吹过清爽的山风,景色清幽宜人。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