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孔子庙碑附诗

惟此庙学,邺侯所作。 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生师所处,亦窘寒暑。 乃新斯宫,神降其献。 讲读有常,不诫用劝。 揭揭元哲,有师之尊。 群圣严严,大法以存。 像图孔肖,咸在斯堂。 以瞻以仪,俾不或忘。 后之君子,无废成美。 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译文:

这首诗其实是韩愈为处州孔子庙所写碑文中的附诗,下面是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这座孔庙学府,是邺侯李泌所建造。 当初它低矮狭小,神灵都嫌弃这庙宇。 先师孔子所处的地方,也饱受寒冬酷暑之苦。 于是将这庙宇翻新,神灵降下福佑。 在这里讲学读书有固定的规矩,不用告诫大家就自觉勤勉。 那些贤明的先哲,有着师长的尊严。 众多的圣贤庄严肃穆,伟大的礼法得以留存。 圣贤的画像十分逼真,都陈列在这殿堂之上。 大家瞻仰圣贤之像、以他们为榜样,让人们不会有所遗忘。 后世的君子们啊,不要荒废这已经成就的美事。 我把这些话语刻在碑石之上,来赞颂这开创之举。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