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珠吟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惺。 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 知境浑非体,寻珠不定形。 悟即三身佛,迷疑万卷经。 在心心岂测,居耳耳难听。 罔像先天地,渊玄出杳冥。 本刚非锻炼,元净莫澄停。 盘泊逾朝日,玲珑暎晓星。 瑞光流不灭,真澄浊还清。 鉴照崆峒寂,劳笼法界明。 剉凡功不灭,超圣果非盈。 龙女心亲献,虵王口自倾。 护鹅人却活,黄雀义犹轻。 解语非关舌,能言不是声。 绝边弥瀚漫,三际等空平。 演教非为教,闻名不认名。 二边俱不立,中道不须行。 见月休看指,归家罢问程。 识心岂测佛,何佛更堪成。

译文:

这首诗蕴含着浓厚的佛教哲理,以下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 倘若能识得自身心中的珍宝,那无明与醉意自然就会清醒。 即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消散毁坏,那心中的至道之“物”却长久灵明。 知道境与智并非本质,去寻觅那宝珠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旦悟了便是三身佛,若迷惑即便读万卷经也无用。 它存于心中,心又怎能测度;它响在耳边,耳朵也难以听清。 它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从幽深玄远之处诞生。 它本就刚硬,无需锻造锤炼;它原本纯净,不用去澄清静止。 它盘桓于朝阳之中,玲珑剔透映照晓星。 祥瑞的光芒流转不灭,它能让污浊变得澄清。 它能鉴照寂静的虚空,笼罩整个法界使之光明。 它挫凡的功效不会磨灭,超圣的果报也不会满盈。 龙女真心地献上它,龙王也亲口来呈送。 护鹅之人因它得以存活,黄雀的情义与之相比也显得轻微。 它能表达并非依靠舌头,能言说也不是靠声音。 它超越边际,浩瀚无边,如无际的虚空般平阔。 讲经说法并非真的是在说教,听闻名号也不要执着于名相。 两边的极端都不要执着,也无需特意去行那中道。 见到月亮就别再盯着指月的手指,回到家中就不用再问路程。 认识到本心就等同于认识佛,又有什么佛还需要去修成呢。
关于作者
唐代天然

天然,俗姓居里皆不详。少亲儒墨,与庞蕴善。后皈信佛法,师马祖、石头。初住天台华顶,元和初上龙门香山,与伏牛禅师为莫逆交。元和十五年入南阳丹霞山结庵,世称丹霞和尚。长庆中卒,年八十六。诗五首。(《全唐诗》无天然诗。传据《祖堂集》及《宋高僧传》卷十一。其卒年,前书谓在长庆三年,后书作四年,未详孰是。)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