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 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 女娲炼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 三十六筭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 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 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 故知唯炼唯精,大还如何不有? 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 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 傍思之物谩周彰,太一出水入公量。 淮南调鼎彭祖尝,得道同归不死乡。 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踈失。 釜下唯铺渌海盐,𬬻中少用𣏢桑日。 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 须同魏伯云中去,莫学姮娥月里藏。 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 兵刃水火不能忤,何但虫蛇兼虎兕。 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徧绿毛。 曾观东海几廻变,数度曾偷王母桃。 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 七日应归缑氏山,千年少别辽东水。 道是易,亦大难,青龙白虎自相盘。 阴车湿,阳车干,夫妻相对卦中安。 四方未住沾颜色,五个王侯尽罢官。
大还丹口诀
译文:
这首《大还丹口诀》充满了道教炼丹和修行理念的神秘表述,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世人不懂得丹药中蕴含神奇之力,若随便去吃狼毒那样的毒药,必然会害了自己。既然知道世上有善与恶之分,那为何不与善良的人亲近相处呢?
女娲曾经炼就了五常之气,变化成具体的形态来修补天地。世间之人知晓三十六种算法,七十二种石头也都各自有其特定的位置。
天得到“一”的法则而能长久存在,地得到“一”的法则而能恒久稳固。金属经过火的冶炼会变得更加精纯,木材烧成炭后可以长久保存而不腐朽。所以由此可知,只要不断地提炼、精益求精,大还丹怎么会炼制不出来呢?
凝聚我的精神,安定我的内心,意志专注精诚就能够炼成黄金。河车之法本应从铅这种物质中探寻,姹女的奥秘还需要在汞里去寻找。那些旁门左道的想法不过是徒有其表,太一之法如同水流动,要掌握恰当的度量。淮南王调制丹药,彭祖品尝过,得道之人最终都能一同去往那不死的仙境。
在炼丹时,密封和精细研究都要十分严密,文武火候的把握一刻都不能疏忽。在丹釜下面只铺上绿海盐,在炉子里少用桑木来烧火。炼丹时紫烟升腾、碧焰闪烁,散发着迷人的香气,那闪耀如鱼鳞般的光芒能穿透日光。
修炼者应当像魏伯阳那样超凡脱俗,遨游云中,而不要像嫦娥那样躲在月宫里。要让自己在酆都鬼城的生死簿上除名,在天府留下记载,这样地下的阴官也会十分畏惧你。
修炼到一定境界,刀兵水火都不能伤害你,又何止是不怕虫蛇和虎兕呢。那时,身体如同亭亭玉立的金身般坚固,浑身散发着勃勃生机,甚至长满绿毛。
修炼者能见证东海几次变迁,还能多次偷来王母娘娘的蟠桃。可以乘龙驾鹤出行,让全城的人倾慕围观,能够驱使雷公电母,差遣鬼神。修炼七天后可以回到缑氏山,千年之后再短暂告别辽东的流水。
说道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艰难。就像青龙和白虎相互盘绕,难以驾驭。阴与阳就如同湿的阴车和干的阳车,夫妻般相互对应,要在卦象中找到安稳的状态。四方的修炼状态未达到,就会受到影响而有变化,如同五个王侯都被罢官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诗中很多内容涉及道教炼丹术语和神话传说,这种翻译只能尽量贴近其表意,很难完全精准地传达其中复杂的内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