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心中骤,四面被兵围。 向前十道捝,背后铁锤锤。 伺命张弓射,苦痛剧刀锥。 使者门前唤,忙怕不容迟。 倮体逐他走,浑舍共号悲。 宅舍无人护,妻子被人欺。 钱财不关己,庄收永长离。 三魂无倚住,七魄散头飞。
诗(幷序) 十五
译文:
我先给你梳理一下这首诗可能的意思。诗前有序,这里暂不考虑序的内容。
我一个人心里突然慌乱起来,感觉四面八方都被军队包围了。往前要面对重重的税赋(“捝”这里按张改作“税”理解),背后还有如铁锤般的压力不断袭来。掌管生死的神在一旁张弓射箭,那痛苦比刀锥扎身还要厉害。催命的使者在门前大声呼喊,我又惊又怕,一刻都不敢耽搁。
我赤身裸体地跟着使者走,全家人一起号啕大哭、悲痛不已。家里的住宅没人守护,妻子儿女也遭人欺负。钱财不再与我有关,收藏的财物也永远地离我而去。我的三魂没了依靠,七魄四处飘散。
这首诗整体营造出一种极为悲惨、慌乱的氛围,可能是在借描绘这样的情景来表达生活的困苦或者对生死、命运的感慨。不过由于王梵志诗中很多字词的理解可能存在多种解读,翻译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意思。
关于作者
唐代 • 王梵志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二字作告)因名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我家长育)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讽)人,甚有义志(旨),盖菩萨示化也。(《太平广记》八二,参以《永乐大典》六八三八[王]字韵引《桂苑业谈·史遗》。)○《云谿友议》下《蜀僧喻》云:「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梵志者,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其言虽鄙,其理归真,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诗二首》,注云:「梵志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