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幷序) 一

遥看世间人,村坊安社邑。 一家有死生,合村相就泣。 张口哭他尸,不知身去急。 本是长眠鬼,𫏐来地上立。 欲似养儿毡,回干且就湿。 前死深埋却,后死续即人。

译文:

远远望去,这世间的人们,在各个村庄和坊里组建起社邑生活着。 只要有一家有人去世,整个村子的人都会聚到一起哭泣哀悼。大家张着嘴对着死者的尸体痛哭,却不知道自己也正迅速地走向死亡。 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注定要长眠地下的鬼,只不过暂时在这世间站立行走罢了。 这就好像人们用毡子养孩子,总是把干的地方让给孩子,自己躺在湿的地方,全心全意地养育孩子。 前面的人死去了,就被深深地埋葬掉;后面又有人接着死去,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地延续更替。
关于作者
唐代王梵志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二字作告)因名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我家长育)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讽)人,甚有义志(旨),盖菩萨示化也。(《太平广记》八二,参以《永乐大典》六八三八[王]字韵引《桂苑业谈·史遗》。)○《云谿友议》下《蜀僧喻》云:「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梵志者,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其言虽鄙,其理归真,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诗二首》,注云:「梵志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