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宿薰习,感报各殊方。 曾为鬼害怨,或作狼讐殃。 屠儿忆杀业,须蜜戏猕乡。 宿祐除患者,在处游天堂。 触类兴清遘,目击洞兼忘。 凡圣钦嘉会,贤愚庆流芳。 四生行善业,六趣感神光。 苦乐虽殊别,同知命短长。
颂六十二首 二十八
译文:
人们往昔的善恶行为就像种子被播种在心田一样,长久地熏染着我们的习性。而这些善恶行为所带来的感应和果报,也都各不相同,走向不同的方向。
有的人曾经被鬼所害,心中充满怨恨,这种怨恨也会在业力的作用下引发后续的灾祸;有的人就像与狼结下仇怨一般,承受着由此带来的灾殃。
屠夫回想自己杀生的罪孽,就会明白这是恶行的累积。就像须蜜那比丘曾在猕猴群中嬉戏一样,不同的经历都源于各自的业力。
那些往昔积累了善业、得到庇佑的人,能够消除祸患,无论身处何处都如同在天堂般自在快乐。
当我们接触到各种事物,引发内心清净的遭遇时,一旦亲眼目睹,就能够洞察其中的道理,进而忘却一切杂念。
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圣贤之人,都会钦慕这样美好的聚会;无论是贤能之士还是愚笨之人,都会为这样的善举流传美名而庆贺。
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四生)如果去行善积德,那么在六道轮回(六趣)中都会感应到神圣的光芒。
虽然众生所感受的苦乐截然不同,但大家都应该明白,生命是短暂的。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