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 二十

高堂信逆旅,怀业理常牵。 玉匣方委观,金台不复延。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 幻工作同异,变弄巧多声。 愚俗诤人我,谁复非谓真。 谬者疑久固,达者知幻宾。 亲疎既无定,何劳非苍旻。

译文:

这首诗带有浓厚的佛教哲理意味,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高大的厅堂啊,其实就像是人生的客栈,我们怀揣着恶业,被业力的道理长久地牵扯着。 精美的玉匣里的人已经离世,曾经华丽的金台也不再有那人的身影。 送葬的挽歌随着小路渐渐远去,藤萝的影子和松树相互缠绕悬挂着。 哪里还能留下那虔诚的十念呢,只能随着四大因缘消散。 虚幻的业力造就了世间种种不同的现象,变化多端好似能幻变出许多模样。 愚昧的俗人还在争论人我之分,谁又不把这虚幻当作真实呢。 谬误的认知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而通达的人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 人生的升沉、苦乐各不相同,人们却徒劳地祭祀、对着苍天痛哭。 需要说明的是,诗中很多概念都与佛教教义相关,理解时需要结合相关的宗教知识背景。
关于作者
唐代道世

道世,俗姓韩,字玄恽,伊阙人。后避太宗讳以字行。年十二出家,显庆中诏居京师西明寺。所著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四分律讨要》、《金刚经集注》等。卒于总章元年后。一云弘道元年卒。诗六十二首。(《全唐诗》无道世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释氏疑年录》卷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