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 十七

业理信多绪,生途非一门。 安危诚易辙,清浊岂同源。 坠质空遗貌,寻香有去魂。 幽衢下寮落,暠路上飞翻。 凝阴凄复紧,声威聒已喧。 投身庇茅屋,怿虑入花园。 伉俪情多乱,贪嗔坐自昏。 遍知称自觉,挑手独为尊。

译文:

这是一首充满佛教哲理的诗,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业报和事理确实纷繁复杂,生命的轮回之路并非只有一条。 安危的转变就像车子轻易改变了辙印,清与浊又怎么会源自同一个源头呢? 那些堕落的生命,只剩下空洞的外貌,而执着于香气等欲念的灵魂还在四处飘荡。 在那幽深的道路上,一切都显得寂寥冷落,而光明之道上则有生命自在地飞扬。 阴沉的氛围既凄凉又压抑,各种嘈杂的声响已经喧闹得让人厌烦。 投身到茅屋之下寻求庇护,愉悦地让思绪进入花园般宁静的心境。 夫妻之间的情感往往让人内心混乱,贪婪和嗔怒会让人变得愚昧昏沉。 能够遍知一切的人可称为自觉者,只有超脱这些的人才能独为尊长。 这首诗中“业理”“生途”“坠质”“寻香”等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整体表达了对生命、业报以及修行解脱的思考。
关于作者
唐代道世

道世,俗姓韩,字玄恽,伊阙人。后避太宗讳以字行。年十二出家,显庆中诏居京师西明寺。所著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四分律讨要》、《金刚经集注》等。卒于总章元年后。一云弘道元年卒。诗六十二首。(《全唐诗》无道世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释氏疑年录》卷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