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咏思

张衡赋《四愁》,梁鸿歌《五噫》。 慷慨□□□,憔悴将焉如? 纷吾独无闷,高卧喜闲居。 世途何足数,人事本来虚。 三王无定策,五帝有残书。 咄嗟建城市,倏忽观丘墟。 明治若不足,昏暴常有余。 寄言忘怀者,归来任卷舒。

译文:

张衡曾创作《四愁诗》,抒发心中的忧愁;梁鸿也曾唱出《五噫歌》,表达对现实的感慨。他们慷慨激昂地抒发着内心的情感,却在这世间逐渐憔悴,不知该去往何处。 而我呢,独自生活却没有丝毫烦闷,悠闲自在地高卧在这闲适的居所,享受着清闲的日子。世间的道路又哪里值得去计较呢,人间的种种事情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 古代的三王,他们也没有制定出永恒不变的策略;五帝流传下来的书籍,也多有残缺不全。转眼间,繁华的城市就建立起来了,可很快又会变成一片废墟。那些所谓贤明的君主,似乎总是有所不足;而昏庸残暴的君主,却常常能长久在位。 我想对那些能够忘却尘世烦恼的人说,归来吧,任凭着自己的心意,或隐居或出仕,自由自在地生活。
关于作者
唐代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