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庄走笔

野客元图静,田家本恶諠。 枕山通箘阁,临磵创茅轩。 约略栽新柳,随宜作小园。 草依三径合,花接四隣繁。 野妇调中馈,山朋促上樽。 晓羹犹未糁,春酒不须温。 卖药开东铺,租田向北村。 梦中逢栎社,醉里觅桃源。 猪肝时入馔,犊鼻即裁裈。 自觉勋名薄,方知道义尊。 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

译文:

我这个山野之人原本就追求宁静,农家生活本就厌恶喧闹。 把房屋建在山边,与那长满竹子的楼阁相通;面临山涧,搭建起简陋的茅草屋。 大致地栽种了一些新柳,随性地开辟了一座小园子。 园中的草沿着小径生长,相互交织;园中的花盛开,一直蔓延到四邻,十分繁盛。 家中的妇人忙着准备家中的饭菜,山中的朋友催促着赶快摆上酒杯。 清晨煮的羹汤还没来得及加调料,春天新酿的酒也不用加热就能喝。 我在东边开了个卖药的铺子,还在北边的村子租了些田地。 睡梦中仿佛遇见了栎树神社,喝醉后就像在寻觅桃花源一般自在。 时不时能吃到猪肝做成的菜肴,还能用粗布裁成短裤来穿。 我自己也觉得功名利禄十分淡薄,这才明白道义才是最值得尊崇的。 可叹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太少了,我都找不到一个能和我畅所欲言、忘却一切俗事的人。
关于作者
唐代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