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沃洲山寺

崆峒山叟到江东,荷杖来寻支遁踪。 马迹几经青草没,仙坛依旧白云封。 一声清磬海边月,十里香风涧底松。 何代沃洲今夜兴,倚杖来听赤城钟。

译文:

有位来自崆峒山的老者来到了江东之地,他拄着拐杖前来寻访东晋高僧支遁的踪迹。 那往昔留下的马迹,早已多次被青草掩盖,而那神仙居住的祭坛,依旧被白云缭绕封禁。 海边的明月下,传来一声清脆的磬音;山涧底的青松,散发着十里的清香。 不知是哪个时代的人,像我今夜这般兴致盎然,拄着拐杖来聆听赤城山传来的钟声。
关于作者
唐代魏征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汉族,隋唐时期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