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寺偶题

九夏听蝉吟,已知秋气临。 高梧上明月,深巷捣寒砧。 好对吴山秀,宜观浙水深。 一登灵鹫阁,宝地胜黄金。

译文:

在这炎炎夏日里听着蝉儿声声吟唱,我已然察觉到秋天的气息正悄然临近。 高高的梧桐树枝头,明月缓缓升起,洒下清冷的光辉;幽深的小巷中,传来阵阵捣衣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秋的寒意。 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正适合欣赏秀丽的吴山风光,也适宜观赏那深邃的浙江之水。 我登上了灵鹫阁,站在这方佛地之上,只觉得它比那黄金还要珍贵,令人心生敬畏与欢喜。
关于作者
唐代钱镠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击败董昌,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钱王陵。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