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寺释迦瑞相诗

无相无亏有相圆,多生檀越种因缘。 三千境见阎浮土,丈六身留兜率天。 绀目辉腾沧海月,玉毫光射宝炉烟。 道人参到非非处,不是丹霞破佛禅。

译文:

这首诗是对白鹿寺释迦瑞相的赞美和对佛法的体悟,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释迦牟尼佛既无相无形却又毫无缺损,以有相之态圆满地展现于世。众多世代的施主们,种下了与佛法的深厚因缘。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能见到如阎浮提洲般的人间国土,而那庄严丈六之身仿佛留在了兜率天(佛教所说的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是弥勒菩萨的住处)。 佛那青紫色的眼眸,光芒好似腾起于沧海之上的明月;眉间白色的毫毛所散发的光芒,直射向宝炉中升起的香烟。 有道行的僧人若能参透那超越一切虚幻的境界,就不会像丹霞天然禅师那样,做出烧木佛取暖破佛相的行为。
关于作者
唐代裴休

裴休,字公美,济源人。登进士第,举贤良方正异等,擢累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大中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诗二首。 裴休字公美,济源执行。补诗一首。 清教,咸通以前僧人。诗二句。(《全唐诗》无清教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