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浔阳冯明府

政约人知惧,讼庭荒草生。 日高诸吏散,风到七弦清。 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 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

译文:

冯明府治理政务简约而有法度,百姓都心怀敬畏,以至于打官司的人很少,官府的公堂前都长满了荒草。 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其他的官吏都散去休息了,而您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微风拂过,七弦琴发出清幽的声响。 您写诗的韵味就如同匡山的秀丽山色一般,有着独特的意境;您安卧之时,早已熟悉了湓浦水的潺潺声响。 柴桑离这里已经不算远了,您又何苦总是忧虑着未来的仕途前程呢?
关于作者
唐代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