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原署:「前权知尚书刑部郎中牛峤。」)

步出县西郊,攀萝登峭壁。 行到蘂珠宫,暂喜抛火宅。 羽帔请焚修,霜钟扣空寂。 山影落中流,波声吞大泽。 北厢引危槛,工部曾刻石。 辞高谢康乐,吟久惊神魄。 拾遗有书堂,荒榛堆瓦砾。 二贤间世生,垂名空烜赫。 逸足拟追风,祥鸾已𨭝翮。 伊余诚未学,少被文章役。 兴来挥兔毫,欲竞雕弧力。 虽称含香吏,犹是飘蓬客。 薄命值乱离,经年避矛戟。 今来略倚柱,不觉冲暝色。 袁安忧国心,谁怜鬓双白?

译文:

我从县城西郊缓缓走出,手攀着藤萝艰难地登上陡峭的山崖。 一路前行到达了蘂珠宫,一时间满心欢喜,仿佛暂时摆脱了这尘世的烦恼。 我请道士披上羽衣进行焚香修行,敲响那霜钟,钟声在这空寂的环境中回荡。 山峦的影子倒映在溪流中央,澎湃的波声仿佛要吞没大片的湖泽。 向北边的厢房走去,扶着高高的栏杆,我看到当年杜甫曾在这里刻石留题。 他的辞章高雅,就连谢康乐的作品与之相比也稍逊一筹;长久吟诵,不禁让人神魂震惊。 陈子昂曾有读书的堂屋,如今却只剩荒草丛生,堆满了瓦砾。 这两位贤才在不同时代诞生,名声显赫流传千古。 他们如骏马追逐疾风般才华出众,似祥鸾展翅高飞。 而我实在才疏学浅,年少时就被文章之事所累。 兴致一来便挥毫泼墨,想要与他们比拼文采。 虽然我身为在尚书省任职的官员,却依旧像飘飞的蓬草般四处漂泊。 命运不济正值乱世离乱,多年来都在躲避战乱的锋芒。 如今我略微倚靠在柱子上,不知不觉间暮色已然笼罩。 我有着像袁安一样忧国的心意,可又有谁会怜惜我这双鬓斑白呢?
关于作者
唐代牛峤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