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东旧游四十韵寄宣武李尚书

忆作江东客,猖狂事颇曾。 海隅思变化,云路折飞腾。 小子今何述,高贤昔谬称。 瘦体休问马,病爪莫论鹰。 海棹扁舟泛,江开一槛凭。 岸环青莽苍,峰峭碧崚嶒。 水国程无尽,烟郊思不胜。 金丝援嫩柳,玉片犯残冰。 夜伯度操檝,朝行看下罾。 沙明春雨霁,野白暮云蒸。 蒲晚帆山叶,花开镜水菱。 乱芳丛沼沚,余溜泄沟塍。 鹫岭因支访,龙门诣李登。 黄鸎春恼客,白鹤夜依僧。 粗得狂歌趣,深疑笑病症。 地穷屯健马,天尽抑飞鹏。 桂彩分城堞,松香在阁层。 酒徒穷不破,诗债老相仍。 伯玉年将近,宣尼《易》未弘。 岁储虽自乏,社肉必均秤。 造化三光借,乾坤一块凝。 才当论曲直,命可系衰兴。 凤鸟非无叹,骅骝靡不乘。 豹文须蔚蔚,羊目漫睖睖。 范蠡尝金铸,吴王昔土崩。 雄图翻自失,高噣鲜相承。 禹庙思陈藻,秦山忆杖藤。 几时心豁豁,长日醉瞢瞢。 水室穷深讨,云门极峻登。 北归天尚远,东望海方澄。 鹤跂虚为羡人言敢不应。 旅游星正孛,愁望月初𫄠。 讵欲由斜径,聊思枕曲肱。 兴扪头上虱,闲祖笔锋蝇。 鸟岸劳方寸,鱼缾惜一升。 诗秋情未剧,别夜思偏增。 白首身从贱,青云气可凌。 当知在尘土,言直更兢兢。

译文:

回想我当年做江东的游客,行事张狂,有过不少经历。 在海角一隅渴望着命运能有变化,梦想着在云路之上展翅飞腾。 如今我这小子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往昔却曾得到贤能之人的谬赞。 我这瘦弱之躯就别再追问能否像骏马般驰骋,病弱的爪子就别再谈论像雄鹰般搏击。 我曾乘一叶扁舟在海上泛游,也曾凭栏眺望开阔的江面。 江岸环绕着青苍的草木,山峰陡峭,碧绿峻险。 水乡的行程似乎没有尽头,烟雾笼罩的郊野让人思绪万千。 金丝般的柳枝在风中摇曳,如玉般的冰块还残留着。 夜晚船夫操桨划船,清晨出行能看到渔民下网捕鱼。 春雨初霁,沙滩明亮;暮云蒸腾,旷野银白。 蒲草渐老,船帆如山中的叶子;菱花开放,映照在如镜的水面。 杂乱的花草生长在水泽之中,剩余的水流泄在田埂沟渠里。 我曾像支遁寻访鹫岭那样去探寻美景,也像李膺去龙门那样拜访贤士。 春天黄莺啼鸣,搅扰着旅人;夜晚白鹤栖息,依傍着僧人。 我略微领略到狂歌的意趣,也深感自己的痴狂像一种病症。 大地尽头,健壮的马也被困顿;天空的边际,高飞的鹏也被压抑。 月光洒在城墙上,松香弥漫在楼阁间。 酒徒们即便穷困潦倒也难改酒兴,诗债随着年老而不断累积。 我如即将步入暮年的陈伯玉,像孔子还未能弘扬《易》学。 一年的积蓄虽然匮乏,但社祭的肉一定会公平分配。 我借得日月星三光的造化,如乾坤间的一块顽石般凝结。 才华应当用来评判是非曲直,命运却似乎关联着兴衰成败。 凤凰出现本应是祥瑞,却也有人叹息;骏马再好,也会有人驾乘。 豹纹应当色彩斑斓,可有的人却徒有羊目般的呆滞。 范蠡曾铸金像留存,吴王却落得土崩瓦解的下场。 雄伟的图谋最终自己失去,高远的志向很少有人能继承。 我思念着禹庙,想要献上祭品;回忆起秦山,仿佛还握着登山的藤杖。 什么时候我能心情豁然开朗,整日沉醉在朦胧之中。 我曾深入探寻水底的世界,也曾登上高耸入云的山峰。 向北归去路途还很遥远,向东眺望大海一片澄明。 我像仙鹤企足而望,虽空有羡慕之情,但别人的话我怎敢不应和。 旅行时星辰错乱,忧愁中望着如绳的新月。 我怎会想走那斜径小道,只是偶尔想枕着手臂休憩。 兴致来时,我会捉头上的虱子;闲暇时,我会对着笔锋上的苍蝇发呆。 鸟栖的岸边让我心烦意乱,鱼瓶里的一升水我也格外珍惜。 秋季吟诗,情思还不算浓烈;分别的夜晚,思念却愈发增添。 我虽已白发苍苍,身份低微,但青云般的志气仍可凌云。 应当知道身处尘世之中,说话更要小心谨慎。
关于作者
唐代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