祜闻昔隋末。 炀帝厄围兵。 太宗初应募,杖劎起边征。 扬师列虚旗,首激将军诚。 神略在一断,解围当未萌。 高祖守河东,权力已兼幷。 猖狂蚁结徒,举踵乃击平。 隋德日已衰,俯折士尊名。 群才{牙丿=丶}相枤,诺以义为盟。 屯军起边州,李密驰传迎。 杨眉爱姿度,失口真王英。 由是太河南,千里响应声。 降王与拘窦,亲待入宫城。 乃命臣萧瑀,府库掌虚盈。 次命臣玄龄,图书收付卿。 开牢释姧枉,各更重从轻。 回戈略伪主,太庙告明明。 殊功苟未已,徽号为重旌。 文物一以兴,贤良俱间生。 声诗日盈听,智论益纵横。 何意萧墙内,阴谋中构倾。 直词虽可进,王法讵该情。 甲子上即位,南郊赦宪灜。 八蛮与四夷,朝贡路交争,三月后亲蚕,癸亥上亲耕。 侍臣虞南等,碑以纪功成。
大唐圣功诗
译文:
我张祜听闻在往昔隋朝末年,隋炀帝被围困,陷入困境。唐太宗李世民最初响应招募,手持宝剑从边疆起兵征战。
他率领军队,布置虚设的旗帜,率先激发将军们的忠诚之心。凭借着英明的谋略果断决策,在危险尚未萌发之时就成功为隋炀帝解了围。
唐高祖李渊镇守河东,势力不断兼并扩张。那些如猖狂蚂蚁般聚集起来的乱徒,刚一露头就被迅速击败平定。
隋朝的德政日益衰败,随意折辱士人的尊严和名声。众多有才之士相互联结,以道义为盟誓。
他们在边疆州郡屯兵起义,李密还派使者快速去迎接。见到李世民后,众人对他的风姿气度扬眉称赞,不禁脱口而出,称他真是王者英才。
从此太河南岸,千里之内都纷纷响应。投降的君主和被拘押的窦建德等人,都被李世民以礼相待带入宫城。
接着,李世民命令大臣萧瑀掌管府库的财物收支情况。又命大臣房玄龄负责收缴整理图书典籍。
打开牢狱释放那些被冤枉的人,量刑上都从轻发落。然后回师攻打那些伪主,到太庙祭祀以昭告祖先。
李世民的卓越功绩不断累积,如果不加以表彰,实在说不过去,于是给他加上了尊贵的徽号。
自此,礼乐制度得以复兴,贤良之才不断涌现。耳边每日都能听到美妙的诗歌,智慧的言论更加层出不穷。
谁能料到在宫廷内部,却有人阴谋构陷,妄图颠覆他。虽然有正直的言辞可以进谏,但王法又怎能完全涵盖这种复杂的人情世故呢?
甲子年,李世民登上皇位,在南郊举行祭祀并大赦天下。四面八方的蛮夷部落,都争着前来朝贡。三月皇后亲自参与亲蚕之礼,癸亥日皇帝亲自去耕田。
侍臣虞世南等人,还立碑来记录李世民的丰功伟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