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中华正,星辰上国偏,经纶今四海,讨伐旧三边。 失道非无素,乘时不偶然。 安刘机在早,诛吕计须权。 礼乐胜残后,干戈止杀前。 未闻晁氏戮,初幸贾生缘。 善马来何利,穷兵去甚坚。 国雠因破虏,民耗是求仙。 忍愤中郎节,残形太史编。 冲融当魏邴,腼衍自昭宣。 故老心徒切,先皇道益悬。 元成真渐地,哀少卒崩天。 七庙倾王莽,三公败董贤。 兴亡岂无诫,为看借秦篇。
读《西汉书》十四韵
译文:
在中华大地,日月本应是公正地照耀,可星辰却似乎偏向了上国(汉朝当时以华夏正统自居,周边地区与之对比)。如今国家有着治理天下的谋略,往昔则有对三边地区的征伐。
那些失道的君主并非一开始就如此,他们趁着时机得势也并非偶然。要安定刘氏天下,关键在于及早谋划;诛杀吕氏外戚,计策必须灵活权变。
在礼乐教化能够战胜残暴之后,在干戈武力能够制止杀戮之前。还没听说晁错被诛杀之事,当初很庆幸贾谊能得到重用的机缘。
良马从远方来,这能有什么实际好处呢?但朝廷穷兵黩武的决心却十分坚定。国家的仇恨因为打败了敌虏而得以消解,可百姓的损耗却是因为君主追求神仙之术。
中郎将苏武忍受着愤怒坚守气节,太史公司马迁遭受残酷刑罚仍坚持编写史书。
魏相、邴吉时期政治冲和融洽,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政治渐有发展。
那些故老们内心虽然急切忧虑,但先皇的治国之道却越来越难以企及。汉元帝时政治逐渐衰败,汉哀帝年少就突然驾崩。
西汉七庙因王莽而倾覆,三公因董贤而败坏。
国家的兴亡难道没有值得警戒的地方吗?看看借鉴秦朝兴衰的篇章就知道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