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春再游庐山(吴汝煜、胡可先云此诗为涉兄李渤作,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二十七年别,烟云如昨辞。 偶逢行春日,得遂归山期。 晓驾出湓城,晚会东林师。 巡廊阅众院,遍读新旧诗。 萧魏故已尘,符杨亦川驰。 拂床归尘壁,再覔旧游诗。 南访静节居,石台有遗基。 红葩列涧艳,碧茑悬林丝。 迢递二霄峰,晴云间出危。 坛空仙驭远,谷断啼猿悲。 白鹿旧洞门,五老东一枝。 当时手结茅,聚族长在玆。 孙姪皆后来,非我昔所知。 生为前世翁,安得不涕垂? 白髪唯两人,形骸久支离。 虽同故山会,草草如路歧。 惆怅尘中身,何由重来斯。 无令诮余者,更效《北山移》。

译文:

二十七年过去了,我再次来到庐山,这里的烟云就如同我当年离别时一样。 偶然间遇到了春日出行的好时机,我终于能够实现归山的愿望。 清晨,我驾车驶出湓城,傍晚时分,与东林寺的高僧相聚。 我沿着回廊巡视各个院落,把新旧题诗都读了个遍。 萧子云、魏收这些古人早已化为尘土,符载、杨衡也像流水般消逝了。 我拂去床上的灰尘,再次寻找旧时游览时留下的诗作。 向南去寻访陶渊明的故居,只看到石台上残留的地基。 红色的花朵在山涧艳丽地开放,碧绿的茑萝像丝线一样悬挂在林间。 那遥远的霄峰高耸入云,晴朗的天空中,云朵在险峻的山峰间时隐时现。 道坛空空,仙人早已远去,山谷幽深,猿猴的啼叫声显得格外悲切。 白鹿洞那旧时的洞门,就在五老峰的东边。 当年我亲手搭建茅屋,族人一直聚居在这里。 如今孙侄们都是后来成长起来的,已不是我从前所熟悉的模样。 我仿佛成了前世的老翁,怎能不悲从中来,涕泪满襟? 头发花白的只有我们两个人,身体也早已衰弱不堪。 虽然一同在故乡相聚,却匆忙得如同在岔路上偶遇。 我惆怅自己深陷尘世之中,不知何时才能再次来到这里。 可不要让那些讥讽我的人,再效仿《北山移文》来嘲笑我。
关于作者
唐代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