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事之西因依墉壑为山数仞有悬水焉予理戎之暇聊以息䜩此相国张公之所作也缅怀高致时濯尘缨即事寄言而赋斯什

奇峰似天作,半倚增城隅。 何处通泉脉,潺湲竟朝晡。 挂石悬一带,洒荷散千珠。 固宜赏高人,何为对武夫? 鼓鼙时铿{言訇},吏卒亦喧呼。 愧尔来我所,顾我非尔徒。 乃是风流相,昔尝居此都。 能移造化力,雅与山水俱。 多慙受成者,得此聊自娱。

译文:

在官府办公大厅的西边,靠着城墙和沟壑堆砌起了几仞高的假山,山上还有瀑布流水。我在处理军务的闲暇之时,便来这里休息宴饮,这假山是相国张公修建的。我缅怀他高雅的情趣,时常在这里洗涤尘世的烦恼,就着眼前的事情写下这番言语,创作了这首诗。 那奇异的山峰仿佛是上天特意造就的,一半倚靠在高大的城墙角。不知道从何处连通了泉脉,这潺潺的流水从早到晚流淌不停。水流挂在石头上,宛如一条玉带悬挂着,洒落在荷叶上,又像散开了千万颗珍珠。这本该是供高雅的人欣赏的美景,为何现在却对着我这样的武夫呢? 战鼓时常铿锵作响,吏卒们也喧闹呼喊。我很惭愧这美景来到我所在之处,看看我自己并非是能与之匹配的人。这是那位风流的宰相,昔日曾居住在这座都城时所造。他能运用如同造化般的神奇力量,让这美景与山水完美融合。我很惭愧只是享受前人成果的人,只能借此聊以自我娱乐罢了。
关于作者
唐代裴度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中擢第,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宪宗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寻转本司郎中。使魏州,还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寻兼刑部侍郎。十六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时讨蔡,度请身自督战。诏以度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蔡平,封晋国公,复知政事。为皇甫镈所构,出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穆宗长庆元年,河朔复乱,诏度以本官充镇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元稹拜平章事,罢度兵权,充东都留守,寻以守司徒同平章事,复知政事,李逢吉沮之,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敬宗宝历元年,度入觐京师,帝礼遇隆厚,数日宣制,复知政事。文宗立,加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进阶特进,以病恳辞机务,诏加守司徒,兼侍中,充山南东道节度等使。太和八年,以本官判东都尚书省事,充东都留守,进位中书令,寻复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度固辞,不允。至镇,病甚,乞还东都养病,诏许还京。卒,赠太傅。度状貌不逾中人,而风彩俊爽,占对雄辩,出入中外,经事四朝,以身系国之安危者二十年。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以讨平淮蔡,擒吴元济,封晋国公。其后诛宦官刘克明,迎立文宗,屡秉国政,身系天下重轻者垂三十年,时人以比郭汾阳。开成四年卒,年七十五。补诗一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