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兴龙寺(题拟)

昨度匡山下,春莺晓弄稀。 今来湓水曲,秋鴈晚行飞。 国有文皇召,人慙谪传归。 回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 杏树栽时久,莲花刻处微。 南溪雨飒飒,东岘日辉辉。 瀑溜天童捧,香炉法众围。 烟霞随道路,莺鹤远骖𬴂。 远上灵仪肃,生公谈柄挥。 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译文:

昨天我路过匡山之下,春天的黄莺在清晨啼鸣,数量还比较稀少。 如今我来到湓水曲折之处,秋天的大雁在傍晚成行飞翔。 国家有贤明君主的召唤,我惭愧自己是被贬谪之人归来。 折返行走经过那梵塔,我逐一游览了吴地的区域。 杏树栽种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莲花雕刻的痕迹已经很细微。 南边小溪的雨纷纷落下,东边岘山的太阳光芒闪耀。 瀑布水流仿佛是天童在捧持,香炉周围围绕着众多僧人。 烟云伴随着我走过的道路,黄莺和仙鹤在远处如同车马相伴。 远远望去神圣的佛仪庄严肃穆,如同生公手持谈柄在挥洒辩才。 这一次观看佛的影像,我暂时想要脱下朝服(远离官场)。
关于作者
唐代崔融

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人。擢八科高第,补宫门丞,迁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融为侍读,典东朝章疏。长安中,授著作佐郎,迁右史,进凤阁舍人。坐附张易之兄弟贬袁州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融为文华婉典丽,朝廷诸大手笔多手敕委之,卒,谥曰文。集六十卷,今编诗一卷。 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人。为文以华婉典丽称。神龙二年卒,年五十四。补诗二首。(按唐有两崔融。《全唐诗》卷六十八之崔融,武后时人也。卷八百八十七《补遗》六之崔融,则唐末干宁时吴郡人。今兹所补,盖即武后时崔融之作。)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