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孟浩然 咏青(伯二五六七) 咏青(伯二五六七)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孟浩然 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 欲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经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译文: 雾气消散,天空显得格外辽远,春天归来,太阳沿着黄道慢慢临近。 河畔的青草愈发浓郁,呈现出一片翠绿之色,路旁的槐树枝叶繁茂,结成了一片片阴凉。 这青色想要映照在君王的史册之中,首先要显现在贵族子弟的衣襟之上。 精通经术就如同这可采撷的青色一般,自己本就怀有直上云霄的志向。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