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栢。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暎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译文:

夕阳西下,山水显得格外美好,我随意地划着小船,任由归风把船儿送向前方。我一心探寻奇景,丝毫不觉得路途遥远,就这样沿着溪水的源头一直前行。 远远地,我喜爱那云雾缭绕中树木的秀丽,起初还怀疑这条路是否能通向我想去的地方。哪里知道清澈的溪水一转,偶然间就和前方的山峦连通了。 我舍弃小船,拿起轻便的手杖,沿着山路前行,果然感到十分惬意。在这里,有四五位老和尚,正悠闲自在地在松柏树荫下休息。 清晨,他们在山林还未破晓时就开始诵经;夜晚,他们在更加寂静的山中坐禅。就连牧童也有了向道之心,而世间的事情我就向樵夫打听。 黄昏时分,我在高大的树林里住宿,点燃香炉,躺在精美的席子上。山涧中芬芳的花香扑面而来,沾染在我的衣裳上,山间的明月映照在石壁之上。 我担心再次寻找这里时会迷路走错,打算明天天亮后再来游历一番。我笑着告诉这里的人,就像武陵人告别桃花源一样,等山花再次烂漫时,我会再来相见。
关于作者
唐代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