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忠公林亭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 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 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 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 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 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译文:

在江的那一边,有一位真正的隐士,他寂寞地居住在这里,岁月已经悄然流逝了很久。 他在西边的小路旁搭建了简陋的房舍,种下的树木如今早已枝叶繁茂,形成了一片绿荫。 很少有人的足迹能到达他的家门,车的声音也只能从遥远的树林那边隐隐传来。 他自己说已经能够解脱尘世之事,虽然离尘世看似很近,却能远离尘世的纷扰。 追求道难道一定要去庐山、霍山那样的名山吗?内心的宁静其实取决于自己的心境。 正值秋季,院子里的树叶纷纷飘落,抬头望去,一片萧瑟阴森的景象。 我带着兴致前来,怀着如同陶渊明采菊般的雅趣来寻访他。 尘世的杂念到了他的门前就消失殆尽,面对他,我内心涌起了深深的悠远之情。 和他交谈一次,就能深入到道理的精髓;再次探讨,便能打开我幽深的心怀。 怎样才能得到山中的信使,给像尚长、禽庆那样的隐士送去书信,邀请他们也来这里呢?
关于作者
唐代包融

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