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真山净居寺谒无碍上人

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 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 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 藤爱云间壁,花怜石下潭。 泉行幽供好,林挂浴衣堪。 弟子哀无识,医王惜未谈。 机疑闻不二,蒙昧即朝三。 欲究因缘理,聊宽放弃慙。 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

译文:

大德高僧出生在天竺佛国,却化出无数分身来到日南这片土地。 在这人世间充满着无尽的烦恼,而在这山下便是庄严的佛寺伽蓝。 那小小的山涧边,弥漫着香气的地方好似佛刹;那高耸的山峰上,天然的石头就如同佛龛一般。 青鸽哺育幼雏的时候也安静地等候着禅法开示,白猿好奇地窥视着讲经,好似也在参悟佛法。 藤蔓好似钟情于云间的崖壁,花朵怜惜着石下的深潭。 山间的泉水流淌,用来供奉佛法是再好不过;林间可以挂起浴衣,仿佛此处就适合修行。 我这个弟子哀伤自己见识浅薄没有智慧,可惜没能与如同医王般的您深入交谈。 我对佛法的机锋疑惑不解,听闻那“不二法门”却难以领会;我愚昧无知,就像那被“朝三暮四”所迷惑的猴子。 我想要探究佛法中因缘果报的道理,姑且宽慰自己因自身不足而被放弃的惭愧。 在这傍晚时分,我仿佛超脱尘世,如在虎溪旁,在双树之下,看着那山间虚无缥缈的雾气。
关于作者
唐代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