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李洞 山泉 山泉 6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李洞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 静彻啼猨寺,高凌坐客台。 耳同经劒阁,身若到天台。 溅树吹成冻,凌祠触作灰。 深中试楖栗,浅处落莓苔。 半夜重城闭,潺湲枕上来。 译文: 在那半山腰上,一股泉水飞流直下,水流奔涌而去,声响就如同滚滚雷鸣一般。 这清脆的泉声静谧又透彻,一直传到了有猿猴啼叫的寺庙中;那高高飞溅的泉水,好像都能冲到客人们所坐的高台之上。 听着这泉水的声音,就仿佛耳朵一同经历了剑门关那磅礴的水流声;置身于这泉边,感觉自己好像到了天台山一般美妙。 飞溅的泉水洒落在树上,在寒冷中竟结成了冰;冲到祠堂之上,好像把什么都触碰得化为了灰烬(这里形容泉水冲击力量大)。 在泉水深处,可以试着把楖栗杖放进去探探;而在浅的地方,能看到泉水落在了莓苔之上。 到了半夜,城中的大门都紧闭了,而那潺潺的泉水声却仿佛在枕边响个不停。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