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叹 三

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 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 五十余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 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译文:

来自函谷关以东的一个穷困书生客居在梁城,短短五年间竟十次遭遇乱兵。这些乱兵焚烧百姓的房屋,甚至吃人肉,他们那如狼似虎般贪婪残暴的心,永远都无法满足。 城里愁云密布,仿佛被这愁绪紧紧锁住,城门都难以打开。而城头上的野草,不管人间如何动荡不安,到了春天依旧绿意盎然。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国家五十多年来的忠烈之臣,面临危难时坚守气节,以谋求自身利益为耻。那些朝堂上的杰出人才,却倒在了敌人的利刃之下,而门前那些原本地位低下的奴仆,如今却乘坐着华丽的车子,耀武扬威。 千古以来,汴河水似乎也在为这一切伤心不已。在阴天里,夕阳西下,悲凉的风呼呼地吹起,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关于作者
唐代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