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晚望题书斋

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 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 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 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

译文:

我独自伫立在江亭之上,满眼所见皆是无尽的忧愁。回想起十年前的那些往事,它们就像缥缈的云烟,遥远而又模糊。 曾经的田园生活,那些熟悉的房屋、土地,如今已如天空中飘散的浮云,踪迹难寻。故乡里的亲人和旧友,大半也像那东逝的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江川之上,我再也遇不到那些曾经一起垂钓的老人们;在这水滨边上,也很难再见到昔日熟悉的沙鸥。 若不是因为我头发还未全白、牙齿也还未脱落,还没到那迟暮之年,对着这远处的山峦吟诗感怀,恐怕真的会愁白了头啊。
关于作者
唐代陈季卿

陈季卿,江南人,辞家十年,举进士无成,羁栖辇下。常访青龙寺僧不值,时有终南山翁亦伺僧归,揖季卿同坐。适东壁有寰瀛图,季卿乃寻江南路,因长叹曰:“安得自渭泛于河,游于洛,渡淮济江,而达于家,亦不悔无成而归。”翁笑曰:“此不难致。”乃命僧童折一竹叶作舟,置图中渭水上,曰:“公但注目此舟,则如公所愿耳,然至家慎勿久留。”季卿熟视之,觉渭水生波,叶舟渐大,席帆既张,恍若登舟。始自渭及河,维舟至禅窟兰若,题诗于南楹。明日,次潼关,登崖,题句于关门东普通院门。凡所经历,一如前愿,旬余至家,妻子兄弟拜迎于门侧,题《江亭晚望诗》于书斋。此夕谓妻曰:“吾试期近,不可久留,即当进櫂。”乃吟一章,别其妻,又别诸兄弟,一更后,复登舟而逝,家人恸哭,谓其死矣。复遵旧路,至于渭滨,寺宇宛然,见山翁拥褐而坐,季卿谢曰:“归则归矣,得非梦乎。”翁曰:“不久当知。”各别去。后月余,妻子来访,始知果归作诗,非梦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