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祗堪吁,空知与道俱。 论心齐至圣,对镜破凡夫。 业王如云合,头低似箭驱。 三清徒妄想,千载亦须臾。 唯我流阳叟,深云领毳徒。 尽骑香白象,皆握月明珠。 寂寞排松榻,斓斑半雪须。 苔侵长者论,岚蚀祖师图。 翠𪩘金钟晓,香林宝月孤。 兟兟齐白趾,赫赫共洪炉。 山色锄难尽,松根踏欲无。 难评传的的,须到不区区。 撩舍新罗瘦,炉烟榾柮粗。 烧畬平虎窟,分瀑入香厨。 师去情何切,人间事莫拘。 穿林宿古冢,踏叶揭空盂。 无事终无事,令枯便合枯。 他年相觅在,亦不是生苏。
送僧人入石霜
译文:
这首诗比较长且富有佛教哲理和意象,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整个世间只让人叹息不已,人们仅仅知道表面地与道同行。
僧人谈论心性可与至圣之人比肩,面对镜子能让凡夫俗子看破虚妄。
世间追逐功名利禄之徒像云一样聚合,他们低头忙碌如被箭驱使。
追求三清之境不过是徒然妄想,千年时光在佛法中也如须臾一瞬。
只有我这流阳老人,在深山云雾中带领着僧人。
他们都骑着香白象,手中都握着如明月般的宝珠。
他们寂寞地排开松枝做的床榻,斑白的胡须如半染的雪。
青苔侵蚀着长者的论述,山岚腐蚀着祖师的画像。
翠绿的山峰中晨钟敲响,香林里明月孤独高悬。
僧人们脚步整齐,一起如在洪炉中修行。
山中的景色即便用锄头也难以穷尽,松根都快被踏没了。
这难以用言语准确评说,必须亲身到达才能领悟真谛。
简陋的房舍像新罗人的瘦屋,炉中烧着粗粗的柴木。
烧荒开垦土地填平了虎窟,引瀑布之水进入厨房。
师父你此去我心情多么不舍,人间的俗事就不要再拘泥。
你可以穿过树林在古坟旁歇宿,踩着落叶拿着空钵化缘。
若能做到无事那就真的无事,该枯萎时自然就会枯萎。
他年若要互相寻觅,那时也不再是凡俗之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