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道友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 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 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 石碑文不值,壁画色多枯。 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 松枝垂似物,山势秀难图。 紫府程非远,清溪径不迂。 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 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 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

译文:

天台真是个清净虚空的好地方啊,我在这里高声吟诗一直到傍晚。 山间潺潺的流水声,好似和那金磬的声响交织错乱在一起;天上的云片,就如同粗糙的玉盘一般。 这里留存着仙人曾经活动的踪迹,不知如今的人可曾领悟到其中的真意呢? 那些石碑上的文字似乎没什么价值,壁画的颜色也大多黯淡陈旧了。 一只仙鹤冷冷地站立了千年之久,旁边有人悠闲地烧着六一炉。 松树枝条低垂着,仿佛有着某种寓意;山势秀丽得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紫府距离这里并不遥远,清澈溪流的小路也并不曲折。 柏树上的露水散发着阵阵馨香,溪水中的珍珠闪耀着皎洁的光芒。 贤圣之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法术,圆融通达的境界只存在于我们自身。 我把这些话寄给桐柏山的道友啊,你可要好好珍惜、好好守护这一切呀。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