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九首 九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箬屋开地𬬻,翠墙挂藤衣。 看经竹窗边,白猨三两枝。 东峰有老人,眼碧头骨奇。 种薤煮白石,旨趣如婴儿。 月上来打门,月落方始归。 授我微妙诀,恬澹无所为。 别来六七年,只恐白日飞。

译文:

回想起当年在山中的时候,丹桂花枝繁茂,花朵盛开。红色的泉水浸润着如美玉般的仙草,在明亮的阳光下,这些花草都焕发出勃勃生机,闪耀着润泽的光彩。 用箬叶搭建的屋子中间,摆放着地上的炉灶;翠绿的墙壁上,挂满了藤蔓,就像披了一层衣裳。我常在竹窗边诵读经书,不时能看到两三只白色的猿猴在附近活动。 东峰住着一位老人,他的眼睛碧绿,头骨的形状也很奇特。他种着薤菜,还能煮白石为食,那生活的旨趣就像天真无邪的婴儿一样纯粹。 月亮升起的时候,他就会来敲我的门;月亮落下的时候,他才会回去。他传授给我微妙的秘诀,教导我要恬淡寡欲,不要有过多的作为。 自从和他分别已经六七年了,我只担心时光飞逝,自己还没领悟到其中真意,岁月就匆匆过去了。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