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丹青变化不可寻,翻空作有移人心。 犹言雨色斜拂座,乍似水凉来入襟。 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 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不异沧洲臾。

译文:

初看这幅王右丞画的《沧州图》,我竟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沧州之景,满眼都是那繁茂的草木。 刹那间,我心中涌起了对春日水中小洲的喜爱之情,仿佛自己正提起衣裳去采摘那芬芳的白芷。 忽然间有风吹来,可画上的草却一动不动,这时我才醒悟过来,原来是这精妙的丹青画作竟达到了如此以假乱真的地步。 这画作的变化真是难以捉摸,它能凭空创造出景象,深深打动人心。 看着画,感觉就好像斜斜的雨色正吹拂着我的座位,又好似凉凉的水汽正透入我的衣襟。 都说沧州临近三湘水口,谁能想到这样的美景竟然被画在这幅画卷之中,掌握在您的手中。 我披着粗布衣服,对着这幅画,就如同置身于水边,那悠闲自在的感觉,和真正身处沧州的老人没什么两样。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