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童子草书歌

书家孺子有奇名,天然大草令人惊。 僧虔老时把笔法,孺子如今皆暗合。 飙挥电洒眼不及,但觉毫端鸣飒飒。 有时作点险且能,太行片石看欲崩。 偶然长掣浓入燥,少室枯松欹不倒。 夏室炎炎少人欢,山轩日色在阑干。 桐花飞尽子规思,主人高歌兴不至。 浊醪不饮嫌昏沈,欲玩草书开我襟。 龙爪状奇鼠须锐,水牋白皙越人惠。 王家小令草最狂,为予洒出惊腾势。

译文:

在书法界,有个姓陈的童子颇具名气,他天生擅长写大草,那书法技艺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南朝的王僧虔在年老的时候对书法笔法有着精湛的掌握,而这位童子如今书写时的笔法竟与王僧虔暗暗契合。 他运笔的时候,好似狂风呼啸、闪电飞洒,让人眼睛都来不及看,只感觉毛笔的笔毫间飒飒作响。 有时候他写一个点,既险绝又恰到好处,就好像太行山的一片巨石眼看就要崩塌下来,气势逼人。 偶然间他长长地一笔挥出,墨色由浓转燥,恰似少室山上那倾斜却不倒的枯松,有一种坚韧的美感。 夏日的屋子炎热难耐,很少有人能心情愉悦。山间轩廊上,阳光洒在栏杆之上。桐花已经落尽,子规鸟声声啼叫,让人思绪万千。屋子的主人放声高歌,却也难提兴致。 他嫌弃浊酒喝了会让人头脑昏沉,所以并不饮用。他想要欣赏草书来让自己心情舒畅,敞开胸襟。 那书写用的笔笔锋如同龙爪般奇特,又像鼠须一样尖锐;纸张洁白如雪,是越地之人赠送的佳品。 这位陈氏童子就如同王家那些狂放不羁的书法大家,为我挥洒笔墨,写出了令人惊叹的飞腾之势。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