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

七石配七贤,隐僧山上移。 石性殊磊落,君子又高奇。 跂禅服宜坏,坐客冠可隳。 夜倚月树影,昼倾风竹枝。 集质患追琢,表顽用磷缁。 佚火玉亦害,块然长在兹。

译文:

这首诗比较独特,下面为你逐句翻译: ### 首联 “七石配七贤,隐僧山上移” 七块石头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相匹配,隐居在山上的僧人把这七块石头从山上移了下来。 ### 颔联 “石性殊磊落,君子又高奇” 石头的特性极为磊落大方,就如同君子的品格一样高尚而奇特。 ### 颈联 “跂禅服宜坏,坐客冠可隳” 僧人踮起脚来参禅,连禅服都显得破旧不堪;来拜访的客人坐着时,帽子也好像要掉落下来。这里大概是在描绘在七石旁参禅、会友时那种不拘小节、随性自在的状态。 ### 尾联 “夜倚月树影,昼倾风竹枝” 夜晚,石头仿佛倚靠在明月映照下的树影旁;白天,又好像在微风中与竹枝一同倾斜摇曳。 ### 颈联 “集质患追琢,表顽用磷缁” 石头聚在一起的质地啊,就怕被人雕琢;它外表看似顽劣,却能保持自身的本色,不被外界的污垢沾染(“磷缁”有染黑、污染之意)。 ### 尾联 “佚火玉亦害,块然长在兹” 就算遭遇意外的大火,美玉也会受到损害,而这几块石头却能安然无恙地长久留在这里。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