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毘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

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 佳晨亦已屡,欢会常不足。 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 情生远别时,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暮归西山曲。 萧条月中道,彩蒨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幽怀增踯躅。

译文:

秋日里,我这孤独的旅人最容易伤感,那嘶鸣的蝉声,在寂静中仍断断续续地响着。 美好的日子已经经历过不少回了,可朋友间欢乐的聚会却总是觉得不够多。 这寺庙禅地不是那岔路,我的心又怎会被束缚呢? 只是在与友人远别之时,情思油然而生,我坐着暗自怨恨这清幽的景色消逝得太快。 极目远望,我们之间仿佛隔着千里的距离,傍晚我独自回到西山的弯曲处。 月光下的道路一片萧条,原野上却还有色彩艳丽的翠绿。 看不到那志同道合的友人,我满是幽思愁绪,更加徘徊不定。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