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溪待月

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 残灯逢水店,疎磬忆山扉。 夜浦鱼惊少,空林鹊遶稀。 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

译文:

我望着溪流的景色,心中便盼着能在这溪上泛舟赏月,于是顺着溪流一会儿逆流而上,一会儿顺流而下,迟迟不想回去。 天色渐晚,沿途那将熄未熄的灯火,让我知道是遇到了水边的小店;而那稀疏传来的磬声,又勾起了我对山中居所的思念。 在这寂静的夜晚,河浦里鱼儿受惊动的情况很少;空旷的树林中,绕树飞的喜鹊也十分稀少。 正当我沉醉在这宁静氛围中时,好不容易才望见了月亮,却又听到那杂乱无序的捣衣声,仿佛在寒冷的秋夜中,更添了几分凄清。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