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効曹刘体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 爱公满亭客,来是清风携。 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 禅子顾惠休,逸民重刘黎。 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

译文:

柳家那用来消暑的亭子,意境高远,无人能及。 烦躁的心情在弹奏的朱弦声中被荡涤干净,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手攀着嫩绿的草芽漫步。 我喜爱您这满亭的宾客,他们仿佛是被清风携带着来到这里。 溪水在前边清澈平静地流淌,站在亭中可以眺望到古老郡城西边的广阔景色。 正值六月的中伏天,这临水的轩堂里却常常透着凉意。 野外荷花菱角的香气阵阵袭来,那超凡的品性好似与野鸭沙鸥亲近无间。 这里的禅子就像顾惠休一样风雅,逸民如同刘黎般超凡脱俗。 由此可知那些具有高尚超世气量的人,不会因为出仕或隐居而有所隔阂。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