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

庾公心旷远,府事局耳目。 遂与南湖游,虚襟涤烦燠。 始知皇天意,积水在亭育。 细流信不让,动物欣所蓄。 万顷合天容,洗然无云族。 峭蒨瞩仙岭,超遥随明牧。 知公爱澄清,波静气亦肃。 已见横流极,况闻长鲸戮。 中洲暂采苹,南郡思剖竹。 向夕分好风,飘然送归舳。

译文:

庾公(这里借指陆使君)心胸开阔、志向高远,可官府的事务却束缚了他的耳目,让他不能尽情洒脱。 于是他便前往南湖游玩,以宽广的胸怀去洗涤夏日的烦躁与闷热。 这才明白上天的旨意,积聚这湖水是为了滋养万物。 细小的水流也毫不推辞地汇聚进来,各种生物都欣然于有了栖息繁衍之所。 那万顷湖水与天空融为一体,洁净得没有一丝云彩。 峻峭葱郁的仙岭映入眼帘,陆使君潇洒超逸的身姿在前方引领着大家前行。 我知道您喜爱这清澈澄净的湖水,水波平静,周围的气息也显得肃穆。 如今已经看到洪水泛滥的危机得到缓解,更何况还听闻那为害的“长鲸”(可能指恶势力)已被诛戮。 在湖中的小洲上暂且采摘着浮萍,心中却想着去南郡任职为官(“剖竹”代指出任地方长官)。 傍晚时分,恰好吹来宜人的风,轻快地送着我们的船只归航。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