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

喜友称高儒,旷怀美无度。 近为东田诱,遂耽西山趣。 庭有介隐心,得无云泉误。 府公中司贵,频贻咫尺素。 郡佐仙省高,亦赠琼瑶句。 诮兹长往志,纡彼独游步。 禅子方外期,梦想山中路。 艰难亲稼穑,晨夕苦烟雾。 曷若孟尝门,日荣国士遇。 铿锵聆绮瑟,攀折迩琼树。 幽践随鹿麋,久期怨蟾兔。 情同不系舟,有迹道所恶。

译文:

很高兴我的友人被赞誉为高雅的儒者,他心怀旷达,美好得难以言表。 近来受东田风光的吸引,于是沉迷于西山的情趣。 他虽有隐居山林的心思,可这样会不会被云泉美景耽误了呢。 府公身为御史台的显贵,频繁地寄来书信。 郡佐出身尚书省,地位很高,也赠上了优美的诗句。 他们都讥讽他长久隐居的志向,劝他不要独自去游山漫步。 我这个禅者有着超脱尘世的期许,时常在梦里踏上山间小路。 他在艰难中亲自耕种庄稼,从早到晚都饱受烟雾的困扰。 哪比得上身处孟尝君的门下,每日都能得到国士般的待遇。 能聆听那铿锵悦耳的琴瑟之音,还能亲近那如玉树般的贤才。 他在幽静之处与鹿和麋鹿为伴,长久等待着,都埋怨起月亮了。 我们的情谊就像不系之舟,而有所牵挂、有尘世的行迹是大道所厌弃的。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