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译文:

你要踏上这万里之遥的归乡之路啦,一切随缘而行,也不必去计算行程的远近。 你一路寻山访寺,身上那百衲衣都已经破旧不堪;在渡海时,就把那小小的木杯当作船,显得如此轻松自在。 夜晚你就随意找个地方,伴着山间的云色入眠;清晨则在潺潺的水声中享用斋饭。 真不知道哪一年,你又会手持着记载经文的贝叶,再次来到我们大唐的土地呢。
关于作者
唐代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