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六

佛哀三界子,总是亲男女。 恐沈黑暗阬,示仪垂化度。 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 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译文:

佛祖怜悯这三界中的众生,把他们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疼爱。 佛祖担心众生沉沦在黑暗的深渊里无法自拔,于是便展现出种种示现,垂布教化法度。 佛祖希望众生都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佛道,一同踏上能够证得菩提智慧的道路。 佛祖教导你们这些愚痴的众生,要让自己的内心生出智慧,并且要勤奋努力地去觉悟。
关于作者
唐代拾得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