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 二四一

常闻国大臣,朱紫簪缨禄。 富贵百千般,贪荣不知辱。 奴马满宅舍,金银盈帑屋。 痴福暂时扶,埋头作地狱。 忽死万事休,男女当头哭。 不知有祸殃,前路何疾速。 家破冷飕飕,食无一粒粟。 冻饿苦凄凄,良由不觉触。

译文:

我常常听闻那些朝廷里的大臣们,身着朱紫官服,头戴簪缨,享受着朝廷的俸禄。他们拥有各种各样的荣华富贵,一味贪恋这荣耀,却丝毫不懂得耻辱为何物。 他们的宅院里奴仆成群,马匹众多,仓库的屋子里堆满了金银财宝。可他们这痴妄得来的福分,不过是暂时的依靠罢了,却还一头扎进这虚假的富贵中,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制造下地狱的业障。 突然有一天,他们死去了,一切事情也就都结束了。家里的男女老少在灵前痛哭流涕。他们生前根本不知道灾祸和殃咎即将来临,死亡来得如此之快,就像前路突然就走到了尽头。 等到他们去世后,家道很快就破败了,冷冷清清,没有一丝温暖。家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子孙后代饥寒交迫,凄惨无比。这一切痛苦,实在是因为他们生前没有觉悟,触犯了因果啊。
关于作者
唐代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