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却儿女戏,放他花木生。 扫地云黏箒,耕山鸟怕牛。 点入旱云千国仰,力浮尘世一毫轻。

译文:

### 前两句 孩子们停止了玩耍嬉戏,让庭院里的花草树木自由自在地生长。这句仿佛描绘出一幅和谐画面,孩子们放下手中玩乐之事,给予自然生长的空间,展现出一种顺应自然、不打扰的状态。 ### 中间两句 清扫地面的时候,那轻柔的云朵似乎都黏在了扫帚上;在山上耕地劳作,连鸟儿都害怕那庞大的耕牛。前半句以奇特的想象,把扫地时轻盈的感觉与云的轻柔联系起来,富有浪漫色彩;后半句则生动地写出耕牛在山间劳作时那种强大的气场,让鸟儿都心生畏惧。 ### 后两句 当雨水(可理解为点入旱云的甘霖)降临,千千万万的国家和百姓都翘首以盼、仰赖这滋润;而个人的力量在这广袤的尘世之中,就如同毫毛一样渺小轻微。此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边是甘霖对世间的重要性,一边是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引发对自然力量和个人渺小的思考。
关于作者
唐代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纳兰青云